您好,欢迎光临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返回首页联系我们

    人文人品人生
人文人品人生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人品人生

同吃同住同工作 ——校区迁址侧记

发布时间:2018-11-22 18:58:4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人文社会科学系——杨秋菊

作为校区迁址的亲历者,非常感慨和怀念刚刚迁入大庆的那段艰苦并快乐的时期。教师们从温暖熟悉的家乡来到很多方面都不尽人意的新环境,生活和气候的不适应以及相当一部分教师舍家撇业只身一人来到陌生地都使他们经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但是这段创业初期的艰辛史却是让人更加难忘的历史。

记得刚来大庆时,新校址还在建设中,一切都是艰苦的。大庆的气候相比温和的鸡西小城冷冽了许多。教师们不时经受着大庆特有的“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式的大风,每个人脸上都吹出了高原红,一到冬天,漫天飞雪下出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垦北大荒的气势。周围荒草一片,生活设施不齐全,基本的生活需要只能在简陋的仓买店解决,如果需要丰富一些的产品,就得辗转公交车到较远的超市去购买。地广人稀的荒凉都市,没有车的教师去哪儿都得用脚来丈量,因此教师们的饮食几乎都在食堂解决,这对于过惯了在自己家想吃什么做什么,不时地还能到饭店改善改善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大磨炼。同时,随校迁来的除了老师还有一些高大笨重的办公用品,柜子、桌子等,每天老师们既当园丁又当劳工。上完课就去整理和归位这些沉家伙,新的办工桌椅入校,教师们亲自上阵去抬和组装。一切办公布局都是教师们用手建立起来的。教师们没有住所,学生公寓楼还在建设中,因此,在办公室里临时隔出了宿舍,一个大房间里摆满了十个上下床,住了近二十人。每天出宿舍就跨进办公室,办公休息两不误。在这种环境、工作和生活都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看到的却是教师们士气勃发、神采飞扬的精神面貌。每天干劲十足,大家同吃食堂、同住宿舍、共同战斗,每天谈笑风生,没有一句怨言。连跟着一些老师过来的小孩子们每天放学上学坐着他们原来不曾和不需要坐的校车都是开开心心的。还记得系部的几个老师吃腻了食堂就结帮成对骑着破旧的自行车骑行近十里路去大商场改善伙食,其中还包括年龄大的教师,体力不输年轻人,那个时候,吃什么都是香喷喷的,当然随着学校建设的日趋完善,教师们也先后经历了搬进集体宿舍再到自己有房屋的过程,艰苦的日子也风吹云散了。

回想过往,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环境赋予每名教师更多的责任意识。虽然教师们没有北大荒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那样的持久奋战,也不需要大庆铁人“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舍生取义。但是每名亲历学校搬迁的校区人还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奉献、质朴包容、自强不息、创业发展的精神,展现了在那个特有时代中历史担当。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 39 邮政编码:163319
版权所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黑ICP备2021002235号-1
版权所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39
黑ICP备20210022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