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返回首页联系我们

    人文人品人生
人文人品人生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人品人生

“人的幸福生活”——教育的最高目标

发布时间:2018-11-22 18:55:28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人文社会科学系——刘艳瑞

幸福作为一切人类活动的终极价值,幸福毋庸置疑是教育的核心价值,但随着教育的发展,“人的幸福生活”目标渐渐因为人们的务实精神而被人们所遗忘,德国哲学家马克斯.韦伯就指出现代社会推崇理性化和理智化,使得理想的、终极的价值从人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

当前的知识教育把知识当作第一性的东西和最高目的,“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的,但当我们回溯至人类活动和教育的原点时,我们会发现“幸福生活”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人类的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幸福生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教育作为一项特殊的人类活动,其终极目的理应是“幸福生活”,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早就提出“幸福是至善”的观点,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的价值。”

教育的最高目标必须定位于“人的幸福生活”,“教育的职能就是帮助学习者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幸福生活是教育活动的安身立命之基。教育活动不能不朝向幸福而生,朝向幸福而存,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树立起‘为幸福而教育’的宏愿。”特别是在当下重视物质而忽视精神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坚持教育目标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坚守乌托邦式的教育理想,只有这样,教育才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浪潮中迷失方向和失去自我,才能实现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却没有认识到“人的幸福生活”这个终极目标的重要意义,往往关注更为具体的目标,比如“知识”目标,甚至出现了“知识”目标僭越“人的幸福生活”目标而成为教育最高目标的现象,学校教育旨在培养“知识人”,遗忘和牺牲了“人的幸福生活”,教育己经迷失了方向。因此,为了纠正教育,使教育回归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我们必须使教育目标重新回归“人的幸福生活”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 39 邮政编码:163319
版权所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黑ICP备2021002235号-1
版权所有: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
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新阳路39
黑ICP备202100223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