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赴兄弟院校交流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经验
张槊 报道 2019年我校新增了“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首届共招收了94名学生。为探索我校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和途径,学习兄弟院校先进办学经验,继而助力我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11月1-9日,经学校宋校长和教务处大力支持,我系郭斌主任带队一行人赴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成都医学院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训室建设、专业实习基地拓展和就业情况、健康管理师资格认证以及学历提升等相关内容展开双边交流和探讨。
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是2016年教育部首批设立此专业的5个院校之一,依托浙江省级特色专业、一流学科公共管理、校级健康管理研究所和智慧医疗与健康大数据实验室等平台,逐渐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一是专业培养定位和特色突出:根据其学校的学科优势,确定培养特色是“中医药+健康管理”方向,人才培养的方案中融入很多中医类课程,最终培养具有现代健康管理理念,拥有中医健康管理知识和技能专长,能在大健康产业中从事健康管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教育与促进等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二是多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教师多数有中医、西医、营养师或医学心理等学历背景,更有利于教育和培养“健康+管理”的专业人才。三是大力投入健康技能实验室平台建设,供学生健康实训技能的操练。四是以各级各类竞赛为契机,带领学生团队参加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省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等,“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五是以实习拉动就业,广泛拓展实习就业基地,大健康产业的就业领域广,健康服务管理公司居多,就业趋势和前景光明。六是鼓励学生提升学历和参加资格认证考试,放眼长足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胜任力。
成都医学院的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同样是2016年教育部批准并首次招生的,集学院多学科交融的优势,建设了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健康养老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基于物联网的医养结合信息服务与预警平台集应用示范”等项目,健康大数据是贵学院和专业的特色和亮点。一是专业培养定位和特色为“大数据+健康管理”方向,与四川华迪公司和曙光瑞翼教育共同打造了“智慧健康云平台”,学生也参与研发工作,平台同时供教学、科研及智慧社区使用。二是专业实验室分类细致,包括健康风险评估实验室、健康技能实训室、针灸推拿实训室等等,重视学生日常健康管理技能的实践。三是积极践行社会服务职能,依托“校、地企、社区”共建大健康产业项目,开拓建设了智慧社区示范点,如青白江区大弯卫生服务中心、青白江区行政中心、新都区长龙社区应用示范点等等,以便于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见习工作。四是多渠道和方向拓展就业,实习基地覆盖老年病医院、康疗院、大健康管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等。
通过与两个学校的专业负责人深度交流,使我们对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知识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职业资格认证、实习与就业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为下一步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明确了思路和方向。我系将稳步推进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积极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国家“医疗、康复、护理、养老”四位一体的健康领域人才,最终助力 “健康中国” 建设,为人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